你在看會讓你花錢的廣告,還是能讓你成長的資訊呢?

  • by

專欄作家/可人星AvA

你還在浪費時間看會讓你花錢的廣告嗎?

你能保證你看到的資訊都能讓你成長嗎?

在科技的變革下,現代人的專注力幾乎都在手機上,手機總有許多能夠觸發我們情緒的影片、圖片、文字等,這些漂亮、美麗的媒體產物,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安心。
在2007年賈伯斯曾說過:「革命性的產品將會改變所有的事!」這句話的時間點是蘋果公司推出第一台iPhone時,賈伯斯說的話。經過這麼久的時間,時間確實驗證科技影響了我們的世界,但我要問你的是:「你喜歡這樣的改變嗎?」你希望科技帶給你的是什麼?
本篇文章討論大眾運用手機的心理法則,一同瞭解手機對你生活究竟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

你也手機成癮了嗎?你一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多久呢?

根據研究2016國發會調查,每天台灣人至少會天花2至3小時在手機上,
隨著時間到了2021大家使用的時間已經 超過5小時 了。

大家都在什麼時間點使用手機呢?

  睡覺前是多數人一定會滑手機的時刻,接著在搭車、等車、看電視、吃飯、上班、上課等,只要有些微的空檔時間,大家都會拿起手機滑社群平台。

為什麼我們會想要花時間在手機上呢?

目前手機成癮的狀況已遍及全世界,許多人只要手機不在身邊就會感覺焦慮;若手機在身邊又會有一直想要打開手機的行為,似乎只要有空檔時間,就必須檢查手機裡的FB、IG、LINE等社交平台,得知最新資訊與訊息。再過去曾有心理學博士研究指出:手機螢幕亮越久的人,心情會越不快樂。有一組只花九分鐘在手機通訊與查資訊者,會比較愉快開朗;而對照組花超過3倍以上時間者,會有較多的負面情緒。手機成癮是現有的行為模式,少看一次手機就像手吃一個零時,會有被剝奪的感覺,因此成癮者是非常難戒除手機的,除非他們有意識的不拿手機或找到不用手機的意義。

你滑手機時,都會看些什麼呢?

普遍台灣使用手機時,會在社群軟體花最多時間,例如:FB、IG、LINE等,除了朋友發布的貼文,許多人也會透過社群媒體吸收最新資訊。除此之外,多數人都會透過手機追劇、看新聞、看直播、聽音樂、看趣味影片等,根據調查統計顯示。在2018年全台上網率數據已高達八成,而在2021年因電信也者推出許多吃到飽方案、區域間wifi的普及化,幾乎到哪都能夠上網的生活型態,已讓多數產業都必須新增網路通路,舉例:訂購餐點、網路購物、行動銀行等服務。

手機中的資訊,帶給你什麼好處?

手機真的這麼多資訊有趣嗎?我們真的都需要接收嗎?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等公車、坐捷運、排隊買飯、睡覺前、上廁所時,只有要碎片的時候都會想要滑手機?看看朋友po的現實動態、看看今天發生的事情,看到這些資訊能讓你獲得什麼呢?大都多數手機使用者沒有特別要關注的內容,但就是想要有滑手機這個動作,讓自己好像有做事情,打發空閒的時間;但還是有少數人會規劃零碎的時間來學習,讓自己每天都有所成長。

沒有手機的過去,這些多餘的時間你會做些什麼呢?

在過去沒有手機的日子裡,因不需要時刻接受資訊,在相同的零碎時間中,大家可能會選擇與身旁的人相處、放空、發呆、起身實際走走,這些活動讓我們較能活在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人事物,也能因減少看螢幕讓身心疲勞獲得緩解。在過去的時刻裡,因為空間的侷限,我們能夠接觸到的事物較少,但也相對能夠有足夠專注力在身邊的人、事、物。雖然現在的手機讓我們能與遠處朋友有更多連結,但不知不覺間我們似乎都忘了放下手機,專注於眼前的人事物,整天緊盯著手機面板不想錯過任何一刻的訊息,專注力被分散、眼睛使用過度,頸椎僵硬,這些資訊真的都是我們需要的嗎?能夠帶給我們實際成長、還是為了讓我們消費的心靈空虛產物呢?

使用手機的你,真的想要這些結果嗎?

手機中的資訊,是會讓你花錢?還是教你賺錢?

科技帶給我們便利,但人真的想要接受這麼多資訊嗎?

不論在哪個網路平台中,我們都正在被廣告影響著,剛剛查的一個商品,下一秒我搜尋的網路頁面、社群,全部跳出相關產品,這樣的狀況正說明著,我們被網路追蹤足跡,被判定個人喜好,到最後原以為是我們在使用科技,實際上是我們被科技運用,而科技背後的人是希望你能夠看到他們的商品,進而消費。有意識的使用手機,能夠享受科技便利,可能獲得金錢、知識、學習;無意識的滑手機,就可能被科技所引領,帶往新的資訊、訊息、消費。 

瞭解本篇文章後,請問你使用手機的方式,是屬於哪一種呢?

工商專區

● 協助產品推廣
●增加平台曝光
●部落客配合
●行銷活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