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小雛菊

代表女孩開始長大的神奇魔法
月經是一個女孩開始長大正式往大人的路上邁進的一個象徵,大部分的女孩都會在12~16歲間來初經,早一點可能會10歲左右來;晚一點則有可能落在18歲,但這都屬於正常範圍內,如超過18歲後還沒來月經,可能就要到婦產科就醫,由專業的醫生判斷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對於一般青少女來說初潮來臨是一件人生大事,心理上多半會出現緊張、好奇、害羞、害怕等複雜的情緒;身體上則有可能感到腹痛、腰痠、嗜睡、無力等症狀,面對自己即將要變成大人的神奇魔法降臨在自己身上時,此時青少女最需要的就是爸媽的支持及鼓勵,陪伴她們走過初潮的不適及體驗成長的喜悅。
初經的到來也意味著她們身心靈會開始產生極大變化的時刻,這時該怎麼去幫助她們也成了父母的課題之一。

父母如何照顧及陪伴這個時期的女孩?
第一次面對初潮的恐懼及尷尬相信是所有女人心中一次特別的經驗,儘管可能已經在健康教育課上聽過許多次,但它真的來臨時,還是會顯得十分羞澀且手忙腳亂,在過去的教育中,大部分的父母會因為難以啟齒與女兒避談有關性向成熟這類的話題,甚至會把這件事情丟給學校的老師去做,漸漸的讓這類型的事情在家中成為禁忌,好像月經變成一件搬不上檯面訴說的事情,其實只要父母用正向的態度去事前教育女兒,初經來潮反而會變成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平安健康長大呢?
月經從何而來? 為什麼女性要有月經? 如何清潔及使用衛生用品?
月經來臨是表示未來她可以孕育一個新生命的的象徵,不需要感到丟臉或是厭惡,因為它也代表她正在健康發育的一個訊息,從今往後她要更加的愛護自己的身體,父母也要在初經過後幫孩子好好補一下。
事前教育
大約在十歲左右就能以聊天的方式去與女兒聊聊月經。 以輕鬆的談話方式帶她去認識月經, 有初步的認識後,她迎接這位新朋友時,也不會顯得太過手忙腳亂。
事後教育
當初經來臨後,可以再與她談談身體的成長及轉變,教導她如何使用衛生用品及與異性的相處之道,讓她理解自己已經慢慢在長大,要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
食物調理
建議可以幫她補充深色食物如豬肝、紅肉、花椰菜、紫菜等食物補鐵,還有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增進鐵質的吸收如芭樂、草莓、柳丁、橘子等;現在正在加速成長的她也更需要補充蛋白質,蛋奶類及豆漿海鮮都是很棒的選擇,這些食物裡有豐富的維生素b及礦物質鎂除了補充營養外,也能多少緩解經期中的不適。
補充說明
初經來後,有些人會有經期不穩的現象,這是因為身體尚在發育,可以先觀察看看,但如情況越來越嚴重,還是要帶她至婦產科或是中醫師那尋求專業幫助,一般來說月經提前或過量是氣虛、實熱虛火造成;而延後或經血過少,則有機會是寒症、血虛或濕痰等狀況,趁年輕時調理好,未來如果有想生育的打算,也不會如此辛苦了!

從女孩變成女人後的翩翩起舞
對於女生來說初經來潮是生命中相當特別的經驗,除了身體上的成長外,心理上的轉變也會變得更加明顯,她可能會變得情緒化;開始在意異性;甚至會開始愛打扮自己,對父母沒耐心等等,這些其實都是正常的,只因她正在蛻變成蝶,準備要翩翩起舞,父母在這時期該做的就是更加關心這時期的女孩,多與她聊聊現在有沒有遇到甚麼讓她煩心的事情,給她加倍的關心及支持,也讓她理解現在的她是具備可以成為母親的生理條件的,所以更要請她愛護自己的身體,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開放正面的態度去與她聊聊男女相處之事,現在的她對於異性會有很強烈的好奇心,與其讓她自己如瞎子摸象般探索;不如由父母告訴她未來有可能遇見什麼樣的狀況,與她像朋友一樣自然的相處,以後女兒碰到甚麼困難也會傾向先父母相處討論,給她意見及支持,但請讓她自己下決定,慢慢學習獨立長大。

初經來後的美麗食譜
除了前面文章所提的深色食物(紅肉)和補血食物(豬肝)外,四物湯也是個能幫助女孩的生長及保養子宮,以下的食譜可供愛女心切的爸媽參考一下喔!建議爸媽可以拿著這些藥材去中藥房搭配女兒的個人體質去做調整,相信在四物湯的加持下每個女孩都能擁有紅潤的好氣色。
參考中醫生陳玫妃提供資料
季節 | 原理&用途 | 配方 |
春 | 防風 驅風 加強活血 | 當歸、川芎X2、芍藥、熟地+防風 |
夏 | 清心火 改善煩躁 降火氣 | 當歸、川芎、芍藥X2、熟地+黃岑 |
秋 | 潤燥 改善皮膚乾癢 口乾舌燥 |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X2+天門冬 |
冬 | 溫陽 天冷 防寒邪入侵 | 當歸X2、川芎、芍藥、熟地X2+桂枝 |
假如有經期不順的情形,也能在這些藥材中加入紅花、益母草、桃仁等活血的食材幫助子宮收縮。
月經來臨是一個女孩正式揮別了童年的象徵,她將走向女人的道路,這條路雖然崎嶇難行,但是沿途也會有許多美麗的風景欣賞;雖然會有痛苦難耐之時,但也會出現溫柔之人適時拉她一把,而父母就是背負這個重責大任的角色之一。
希望每個少女都能保持心情愉快,歡迎初經的到來,那將會是妳們人生中最美麗的蛻變,不用去抗拒或害怕,因為有它的出現才更顯得妳有多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