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塑膠微粒嗎?它已在你我身體裡

  • by
專欄作家/江姵臻
 「幫你用塑膠袋裝起來唷!」、「不好意思,我要一個袋子(塑膠袋)」相信大家對這樣的字句一點都不陌生,使用塑膠袋是台灣人的日常,舉凡菜市場或者夜市都有它的蹤跡,塑膠袋的發明本該是提供一個耐用的材質,讓我們能夠以更安全、低成本的方式存放物品,但當方便被當作了隨便,過度的濫用和丟棄傷害了我們只有一個的地球。

那也許你會困惑,這有這麼誇張嗎?「只不過」就是塑膠而已。

其實塑膠本身的確不具有太大的毒性,唯有難以分解一樁事需要被注意。但嚴重的是,當塑膠被丟棄,隨著時間便會分解出能夠承載劇毒的「塑膠微粒」!
  塑膠難以分解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已經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然而隨著時間釋放出的塑膠微粒能夠對於環境造成的劇烈影響(甚至會透過生物循環反撲到我們人體內),這樣可怕的物質卻乏人問津,究竟塑膠微粒是什麼?不管有沒有聽過它,都聽我娓娓道來,透過簡單的介紹帶大家認識這個低調卻不可忽視的「塑膠微粒」吧。
  其實,塑膠微粒在學術上稱為微塑膠,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比我們常使用的塑膠小非常多倍的物質。通常塑膠微粒的大小約莫是5毫米以下到0.0001微米以上,比月餅上的黑芝麻還要不起眼,但這樣小不起眼的東西卻具有毒物的強烈吸附力,像是全氟化物除了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破壞甲狀腺外,還可能導致孕中胎兒的發育問題;多氯聯苯會造成致癌,損害大腦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對於肝臟也可能造成損害;也少不了舉重皆知的戴奧辛,它會干擾內分泌及致癌還會對你的賀爾蒙造成影響,這些全都是能被它吸附的可怕物質。
如果你以為塑膠危害的對象只有對於插著吸管的海龜、找不到殼的寄居蟹,那可就錯了。
塑膠微粒對於整個自然生態和人體都有息息相關的危害。實際上根據研究,當塑膠微粒進入海中,會使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死亡機率大增,此外,生物將它吃進肚後,在難以消化排出的情況下,人類將生物捉回烹飪成桌上美味的佳餚時,其實就是將自己製造的塑膠微粒吃進肚中。

數以百計的塑膠垃圾每天都在被產出 / 圖源:Pixabay

如果想要減少將塑膠微粒吃進肚的機會,可以多多進行蔬食飲食,減少對於大自然的消耗,平常一餐中如果習慣大魚大肉,試著將其中幾樣轉換成自己喜歡的蔬食,像是:馬鈴薯沙拉、水果、清炒蓮藕等,有非常多除了直接吃菜以外的特別菜色可以選擇,蔬食不是只有吃一大堆青菜的選項,還有非常多有趣的菜色可以開發,吃得飽又不油膩!
  如果蔬食飲食太困難,這邊筆者也有提供很多簡單的小事可以減少塑膠的產生,從根本解決問題,讓塑減少,也讓自己身體更健康!另外,在身體健康之外,在習慣拒絕不需要以及過多的物品後,也可以由內而外的變漂亮,就讓我們一邊美美的一邊愛護地球吧。

讓塑減少十件小事

喝手搖飲前,想想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

口渴了?喝水更有用喔!還可以讓皮膚更好。

備用購物袋放在習慣出門的包包中

隨手一放,就不用替家裡帶回太多無用塑膠袋。

自備環保餐具出門,如果會忘記也可以常備一份

家裡一份、包包一份,使用自備,衛生又環保。

拒絕過度包裝,我們要買的是內容物,不買包裝

極簡生活,輕鬆自在。

不要購買瓶裝水,自己從家帶水壺更棒

除了環保還可以省去買瓶裝水的小錢!

極簡衣櫃,不需要的衣服不用買太多

用更精緻的方式打扮自己。

使用保養品、化妝品前確認成分

拒絕含有微塑膠(聚乙烯、聚丙烯或nylon)

支持小農產地直送

省去過程中包裝塑料的浪費使用,用更便宜的價格吃更好。

用玻璃材質的保鮮盒,不留異味又環保。

任何物品不追求最新款,減少過度使用及浪費。

一件事的開頭看起來很困難,但其實很簡單。只要從現在提醒自己立刻開始,許多隨手一做的小事花費不到幾分鐘的心思,卻可以像蝴蝶效應一樣帶來龐大的效益,此外,也可以試著向親朋好友推廣出去,大家一起變漂亮愛環保更有動力,所以  Just do it!不要猶豫了,因為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對你而言的小事,對環境而言卻是不可或缺的大事啊。

工商專區

● 協助產品推廣
●增加平台曝光
●部落客配合
●行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