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海洋中的吻仔魚
以前周末假日都會和三五好友相約去台北最熱鬧的信義商圈,逛百貨公司,但疫情當前,大家都減少戶外人多的場合,並減少出門,也因此我們的購物型態產生變化,現在都是在手機、電腦上確認好點下去,商品就會送到指定的超商,更有些提供宅配到府的服務,這樣的網路購物真的是非常方便,讓忙碌的族群可以有效採買,疫情期間,更提供大家有安全便利的購物途徑。
網路購物的商品種類千百種,上從生活日用品、化妝品,下至螺絲起子、居家修繕工具,商品應有盡有,只要你想買的都可以找的到,但有時拿到手的商品與網路銷售頁面上的差很多,難免會不開心,金額並非太昂貴的商品,就會找商家客服確認確認、討個說法;若在功能、顏色差異太大的,除了確認,更會有想要退貨的衝動;不論是想與店家進行二次確認,還是要求退換貨的,有時都會衍生出些許糾紛。
根據行政院消保會公布的統計報告也顯示出:
110年的消費糾紛較前年109年大增5成,其中的爭議又以錯誤標價為大宗。

網購想退貨,在拿到商品七天內,未使用保持完整包裝,退還不想要的商品,並請商家退還貨款,這是消保法所給與你的保障,但大部分時候退貨總被刁難,要求買家要自行退貨運費,指定某個時段才能退貨,搞得消費者心煩也惱怒,而引發一連串爭執及不愉快;但這些網購行為所衍生的客服糾紛,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以下將分別從購買前與購買後進行探討;
在確認下訂前可以注意的事前防範動作分別是:平台選擇、賣家資訊及諮詢、購物前客服,
從這三大方向將不友善的賣家先過濾掉;下訂及購買後,則可以付款方式、開學錄影、售後客服、尋求公權力協助,以此四種方式有效確保商品退換貨的權益,以下就幫大家說明介紹。
1、購買前-慎選購物平台:
因為網路購物的盛行,購物網站也是千百種,從一頁式購物頁面、臉書fb社團購物、line社群購物、一般拍賣網、知名購物商城、品牌官方網站應有盡有,比起高風險的一頁式購物頁面,你不熟悉的fb社團、一般拍賣網,會建議選擇有人氣、有知名度的大型購物網,一來是購物網使用者多,購物網的後台客服有一定的規模,二來是會在大型購物商城的上進行商品銷售的賣家,品質相對較好;另外跨境購物網站,於下訂、付款、運送等程序,容易產生其他風險,為確保大家的消費權益,還是建議大家使用國內購物網站。
2、購買前-了解賣家資訊:
大多數時候在網路上銷售商品的賣家,都是正當且具有工商登記的合法業者,購買前可點選賣家諮詢了解商家狀況及過往銷售評價,了解商家資訊可以更放心購買,當然還是有少數兼職的個體戶賣家,此時也先別急著把對方列為拒絕往來戶,可以先看看個人賣家以前賣過的商品及買家評價回饋,若瀏覽過相關資訊,認為是優質賣家,還是可以向他購買商品。
3、購買前-購買前客服詢問:
購買前可以先跟賣家客服確認出貨時間,一來是確認店家的回應速度及態度,二來也可以針對價格進行二次確認,也許在這一來一回的詢問過程中,商品會再降價一點點也說不定呢!
4、下訂單-有利的付款方式:
現在網購都有提供多元付款及運送方式,包含信用卡、超商取貨付款、轉帳、貨運,信用卡、轉帳使用雖然方便,但卻也承擔較多的風險,建議可以改用超商取貨付款的方式;若網購平台有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網購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扮演公開、可信任的資金中間人的角色。) 也建議優先使用,在買方收到商品確認商品符合預期後,再將該筆買賣的貨款給賣家。

5、購買後-開箱錄影:
拿到商品後,心情很興奮喜悅,常常就直接拆開包裹,但記得要開箱錄影,畢竟有時候商品在出貨時沒有問題,但在運送的途中被摔被壓折,而造成內容物損傷,現在很多賣方是以開箱錄影做為可否退換貨的依據,錄影讓賣方更有效確認消費者拿到手的商品狀況,若有錄影佐證消費者第一時間收到的東西確實有瑕疵,賣家都比較願意提供完整退換貨服務。

6、購買後-店家客服:
若是第一次購買此項產品,不清楚如何使用,千萬別著急投訴賣家,有時候耐心詢問客服,是更好的解決之道~多花點時間與店家客服人員確認使用方法程序;這時若真的有問題,再向店家要求換貨也不遲。
7、購買後-尋求他人協助-政府協助:
如果以上的開箱錄影、售後客服你都嘗試過,但店家還是很強硬的不給任何商議空間的話,那就只好請消保官來,透過政府的公權力,讓店家出面解決,電話可撥打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網路的話可以消費者保護網站或消費者服務中心進行申訴;紙本的話可以向賣家寄出存證信函。
註: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之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7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但通訊交易有合理例外情事者,不在此限。前項但書合理例外情事,由行政院定之」。


透過資料整理出來的利弊分析表,可以直接發現,選擇有保障的購物平台,並在購物前確認賣家及商品資訊,可以有效減少後續產生的一連串麻煩;若真的遇到消費糾紛,首先一定是開箱錄影,先把證據留下來,同時也要記得去點選”延長訂單撥款”,並同時和賣家進行協商,確認退換貨事宜;若真的遇到賣家消極回應,甚至是遲遲不回應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就快去求助,藉助政府公權力,來捍衛自己的權利。
文章圖片來源:
1、圖-法律保障你退貨的權利,來源:作家自製。
2、圖-第三方支付平台,來源:作家自製。
3、圖-網購開箱錄影,來源:作家自製。
4、圖-消費爭議處理流程,來源:消保會網站,https://cpc.ey.gov.tw/Page/71E988F034956960
參考資料來源:
1、行政院消保會<110 年度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受理消費者申訴、調解案件統計報告>
2、全國法規資料庫<消費者保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