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 」怎麼辦? 「 偏方 」能信嗎?不想看醫生…

專欄作家/潘儀璟

咳嗽 怎麼辦?

 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大,導致感冒與過敏,就會聽到此起彼落的咳嗽聲。 咳嗽 -除了呼吸道問題之外,其他疾病影響與藥物副作用也是病因。
   咳嗽依照時間的長短分成:急性與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的原因屬上呼吸道感染,常見原因多為感冒或是吃刺激性食物(如甜食、炸、辣、烤類)後生痰,一段時間後會痊癒。 而慢性咳嗽就需要長期抗戰了,不只成因複雜,嚴重的話,可能是罹癌。

咳嗽原因:

  慢性咳嗽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點:

呼吸道原因:

1.鼻炎。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患者最常出現鼻涕倒流,尤其是睡眠平躺後最容易倒流刺激喉嚨就會想咳嗽,像是帶痰的咳聲。

2.過敏。空氣汙染、花粉等,讓呼吸道較為敏感的患者易有:喉嚨癢引起的咳嗽、流鼻水、打噴嚏甚至眼睛癢流眼淚等症狀。

3.氣喘:氣喘症狀很多,不一定是呼吸急促、喘鳴等。咳嗽也是其中之一。

有人在感冒後,咳嗽狀況仍未改善,即使吃了止咳藥也未起色;若伴隨喘、或是夜間與低溫環境使得症狀明顯時,多半要考慮到是氣喘。

4.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等。

5.肺臟疾病:這類病症比較嚴重與複雜,不只是咳嗽,也會伴隨高燒、疲勞、胸痛、盜汗等。若有咳血、體重減輕,可能與肺癌有關。

其他原因:

1.胃食道逆流:賁門鬆弛,使得胃酸與易往上流至食道。孕婦與肥胖者因腹部壓力影響也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或是飲食習慣不良,吃太快、吃刺激性物質也是病因。胃酸逆流至咽喉與口腔時,就會咳嗽或是感覺到口腔感覺有一股酸味。

2.藥物性咳嗽:常見於服用高血壓藥的患者,高血壓藥中的ACEI

(腎素阻斷劑)引起的咳嗽副作用。在用藥上,醫師最好提醒患者這類的藥物反應,或是另外改用其他高血壓藥物,減輕症狀。

  只是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有患者依賴民俗偏方,如:喝豬血湯可以清肺的食療,但毫無醫學根據,聽信只會使得小病拖成大病危害到健康。

民俗偏方:

以下舉出網路上常見的治咳偏方:

1.蜂蜜:蜂蜜溫和,可以止咳與潤肺。

蜂蜜性溫,有滋潤效果,較適合乾燥環境導致乾咳與喉嚨乾癢症狀,如果是熱感冒,反而不適合,會導致痰多。

2.水梨:有人說水梨性寒,燉湯煮水可以針對熱咳。

水梨屬寒性水果,可以與冰糖或中藥煮開水喝,保養呼吸道。

3.川貝: 坊間常看到-川貝枇杷膏,川貝確實是一種養肺的藥材。

常與冰糖、水梨、枇杷熬煮。也是屬於保養而非治療,川貝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4.烤橘子: 陳皮就是橘子皮,橘子也屬寒性水果。

烤過後會比較溫和,也能止咳。

5.冰糖燉白蘿蔔:因兩種食材都有潤肺的效果。

而將白蘿蔔搗成汁,加點冰糖燉煮,一天喝一點也相當有效。

6.薑湯:薑可以去寒,天冷咳嗽可以喝紅糖薑湯。

但不適用於熱咳症狀,反而越喝越嚴重。

其他:肺是對應到五色中的白,因此吃些白色食材,如:百合、杏仁等都是可以止咳養肺。

 上述列舉的偏方都是以食療為主,比較適合平常的養生保健,若一旦有咳嗽的問題,建議將症狀、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提供給醫生,找出病灶。

 除了醫療食補的方法外,改善生活習慣也是減緩咳嗽的好方法:像是:擴胸運動、腹式呼吸;並且不要駝背,長期駝背對肺也會造成壓力。

可以從生活習慣做起:

 飲食習慣:小口進食、三餐正常,並免過飽傷胃,不吃生冷與刺激性食物,多喝溫水,更要保持適當的體重。

   出門時要記得戴口罩,預防空污對呼吸道的傷害;居家方面:保持乾淨,搭配空氣清淨機,另外也要時時更換與清洗寢具,預防塵螨。

   有的患者最怕看醫生後要服大包小包的藥,先後順序、時段、一天幾次等等,讓人覺得吃藥是件痛苦的事,特別是西藥,有時候副作用的關係,讓人越吃越不舒服,因此選擇看中醫,把脈調養;其實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治療咳嗽就是一條漫漫長路,有問題就要去看醫生,搭配藥物,慢慢改善問題,而不是置之不理,反而釀成更嚴重的病情。

工商專區

● 協助產品推廣
●增加平台曝光
●部落客配合
●行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