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救難包不可少!十個一定要有的救難物品。

  • by

專欄作家/周琬瑄

   近期台灣地牛翻身頻傳,害怕的你是否準備了家中的緊急救難包了呢?

緊急救難包之中我們又該常備哪些用品才能真正有效預防呢?如果以上問題你都感到茫然,趕快跟著小編一起著手整起來!
近年來的災難頻傳,我們從新聞媒體、報章雜誌中都能不間斷地聽到「急難救助包」一詞,但是在沒有災情的狀況之下你是否認真準備了你的包了呢?

第一時間我該準備些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將品項做大方向的分類,主要分做災害前的重要品項與緊急救援用品。重要物品往下再行細分為貴重物品、防災用品、通訊設備、隨身衣物、照明設備、飲食、醫療用品;急難救助的部分則有較多的準備以下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第一步:請準備一個空間足夠的大背包
第二步:找出家中多餘的「毛毯」並將毛毯放入(這邊指的毛毯不是特厚的那種喔)
第三步:最不可少的重要食物,準備重點請著重於「富含熱量的乾糧、罐頭一類」並且一定要備有一瓶水
第四步:醫藥急救品,其中應包含一般疾病下的內用藥、腸胃藥與較多的外傷用藥與包紮品
第五步:禦寒衣物與雨具用品
第六步:衛生用品:衛生紙、濕巾、口罩與乾淨毛巾
第七步:身分證件影本
第八步:其他   (可視需求備暖暖包、棉手套、文具品、少量現金與多功能工具「例:瑞士刀」;最後是以下較為重要的物品如:收音機、手電筒與哨子)

必備物品該怎麼選擇

這邊小編將會列舉幾項避難包中所「必備」的物品並且給大家挑選的小技巧,趕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來吧:

手電筒:

當災難來襲時,照明往往會受破壞。這時候,照明設備的選擇就很重要了!這邊小編給予建議的是手搖式手電筒,不同於一般家用型手電筒須備電池,手搖式手電筒在緊急狀況之下僅需以手動搖動便可蓄電,當然如果你是個嫌麻煩的人覺得一定要使用一般手電筒會較有安全感,小編這邊建議須每半年檢查備用電池狀況與換新。

毛毯:

緊急救難包的毛毯不是為了睡覺溫暖,而是避免在遇上特殊狀況時保暖避免失溫所用。因此在選擇上我們盡量不以厚實為主,而是選用厚薄適中的一般毛毯!

食物:

食物的選擇我們須以乾燥性、可存放性且足以提供人體熱量為主。例如:泡麵、罐頭等乾糧類

醫藥品:

在醫事藥品的選擇上,我們須備有內用藥如:腸胃藥、退燒止痛藥一類的萬能藥品,而外用藥上的選擇須備有紗布、剪刀、消毒用藥水以及其餘包紮外用品,並請為你的藥品於每年固定時間做檢查與汰換。

多功能刀具:

目前市面上的多功能小刀五花八門,建議可實際參看實體後選擇個人覺得實用的款式亦可直接以瑞士小刀做選擇。

哨子或任何警報類型的小物:

過去的我們通常會建議備有哨子一類,而今隨著科技進步也越來越多警報一類的小物崛起亦可同做參看

備用電池與行動電源:

其實兩者的功能是類似的都是為了電力耗損做備用,現今的我們大多都會隨身攜帶手機因此行動電源的儲備是有備無患;乾電池則是為了手電筒與收音機或任何需要耗電的物品做儲備

簡易清潔用品:

乾洗手、衛生紙等依個人需求常備

防災地圖:

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

可攜式收音機:

收音機為災難來襲時我們所能獲得的情報第一線因此需常備於避難包中以備不時之需,以最簡易式的產品為優先選擇

隨著近幾年天然災害的發生,也使得國人對於危機意識逐漸抬頭,如果真的對於避難包沒有甚多的概念也可以透過網路上現成的緊急避難包下手從中做基礎去增減家中所需的避難配件。

工商專區

● 協助產品推廣
●增加平台曝光
●部落客配合
●行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