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潘儀璟
鼻竇炎 正確治療即早預防
鼻竇炎 -為常見的國民病之一,每7-8人之中就有一人有鼻竇炎的困擾。 病因是由於鼻竇內的黏膜容易充血、腫脹,塞住了往鼻腔的開口,使得鼻黏膜與纖毛的功能受損,無法將分泌物排出一直堆積在鼻竇裡面,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發炎,長期下來就會有鼻息肉產生。
鼻竇炎 成因與症狀
鼻竇炎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急性的症狀大約是持續4周左右,多半是由感冒引起。症狀與感冒、過敏性鼻炎類似,因此有些患者會不清楚,以為只是重感冒或過敏。
鼻竇炎症狀有:
- 鼻塞,因此患者說話的鼻音會很重
- 鼻涕倒流或是鼻涕變得特別濃稠,鼻分泌物有時會有異味
- 無嗅覺
- 頭痛,特別是額頭到眼睛周邊有一種脹痛感
- 耳朵痛
眼耳口鼻是相通的,因此鼻竇炎的症狀不僅在於鼻部,甚至眼睛、顏面、頭部都會受到細菌與病毒影響,有的患者因為輕忽,導致症狀加重,甚至導致中耳炎、失明、腦膜炎。
鼻竇位置:

急性鼻竇炎影響與治療方式
急性鼻竇炎導致的視力影響要看鼻竇部位:若是在上頷竇、篩竇、額竇,因發炎化膿,膿中細菌開始侵蝕眼周,也有因為膿中細菌感染眼睛導致發炎的情況,所以有的患者會覺得視力模糊,但這類的傷害是有救的。
比較棘手的是蝶竇部位,除了細菌感染之外,息肉的累積久了會影響到視神經,對免疫力較差的患者來說,更容易傷害到視力。
鼻竇炎的治療是以減緩鼻竇腫脹、暢通鼻腔呼吸,與其他症狀等,輕症可用藥物治療,如:抗組織胺、抗生素、止痛藥、類固醇消除發炎與腫脹不適;療程大約兩星期就能痊癒。
如何預防鼻竇炎:
常感冒與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較易得急性鼻竇炎,因此做好保護是相當重要的,以下幾個方法提供參考:
- 可穴位按摩,如迎香穴(鼻翼兩側凹陷處)、合谷穴(虎口處)、印堂穴(兩眉正中央),讓鼻道暢通,減緩不適感。
- 飲食方面: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是冰品冷飲類,多喝溫開水。
- 生活方面:空氣汙染嚴重,出門最好要有戴口罩,也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再來是養成運動的習慣,睡眠充足,而在夏天時,冷氣溫度最好不要太低,對鼻子也是種傷害。
- 注意居家環境整潔,保持乾淨與乾燥也是預防的好方法。
鼻竇炎雖然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但也影響到正常生活,患者多會伴隨精神不濟、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頭痛等問題,因此如果覺得感冒一直無法痊癒,鼻塞的問題越來越明顯,盡早就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