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黎珈妤

根據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下的科學和技術諮詢小組,於2018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使用化石燃料生產塑膠,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也包括露天焚燒和焚化塑膠廢物。」由此可知塑膠從生產到使用完畢的處理過程,都是嚴重污染環境的來源,且塑膠物在經過陽光照射脆化碎裂,會變成細小微粒,吸附重金屬或環境賀爾蒙,經由食物鏈、生物、空氣傳播進入人體,累積下來可能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塑膠製品可以說是完全無益處的存在,為了方便性而造成衍伸性的外部成本,其實我們是可以避免的。
近年來因為氣候變遷的加劇,因一部廢塑膠吸管插在海龜鼻孔影片迅速傳播的震攝下,大家的環保意識逐漸提升,各國陸續修訂法規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成為減塑環保的一個里程碑,從小我們學習了很多環境永續的課題,不外乎是省水、省電、資源回收、二次利用等,但其實生活中還有存在著很多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目標,從這些地方著手,相信一定能朝向「非塑家園」邁進。

<台灣一年使用了64萬"套"免洗餐具!>
1.內用取代外帶
每日三餐若外食的話,便當的塑膠餐盒、湯麵的塑膠碗等塑膠消耗量累積起來是非常驚人的!且高溫烹調的食物承裝在塑膠等容器裡,會釋出微量有毒物質,長期吃下來對身體健康不太好,因此建議大家外帶時可自行攜帶環保餐盒到餐廳,或是改內用,且自備環保餐具,不僅能減少熱食溶出有毒物質影響身體健康的疑慮,也能為地球減少垃圾盡一份環保的心力。

<台灣一年消耗45億支寶特瓶!>
2.減少購買瓶裝飲品、自己帶水壺
台灣便利商店的密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韓國,高於日本,店內琳瑯滿目的瓶裝飲品,方便的特性吸引大家購買慾望,但卻造成了大量的寶特瓶垃圾,以台灣為例一年消耗的量足以疊起約3座101,這對環境是非常大的負擔,雖然陸續有團體將廢棄寶特瓶做成裝置藝術、衣服等二次利用,但製作成本繁瑣且昂貴、效益有限,並趕不上寶特瓶的消耗速度,因此希望大家能儘量減少購買瓶裝飲料,改到飲料店攜帶水壺購買飲品(可享有折扣),或是在家中煮好飲用水,裝在水壺中,再出門,且台灣水價相較其他國家是便宜的,比瓶裝水划算很多,整年下來不僅能減少寶特瓶的消耗量,也能省下一筆買飲用瓶裝水的錢!

<台灣人一年喝了15億杯飲品,與30億根塑膠吸管!>
3.買咖啡、飲料自備容器
上班族一天的活力泉源就是到超商購買一杯咖啡,或是早餐多叫一杯大冰奶,下午茶來一杯珍珠奶茶,但在這些生活的小確幸中,我們不知不覺產生了很多塑膠垃圾,特別是吸管,小小的容易取得卻不容意被發現,於環境中到處留下足跡,甚是流入大海中,分解成碎片,被海洋生物當作是獵物吃下肚,再經由食物鏈,停留在最高階的掠食者(大型哺乳類動物、人們),造成體內累積大量毒素,衍伸更多環境與生態問題,因此政府於2019年推動「禁用內用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政策,店家紛紛改提供環保吸管(紙製、不鏽鋼、玻璃等),目前雖尚未限制外帶的民眾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但許多店家為了社會責任自主跟進,改良外帶就口杯(如麥當勞),除此之外對於攜帶環保杯購買的民眾也給予折扣優惠。 目前政府正準備於2025年擴大政策,與塑膠袋相同方式,採用一根吸管加價2元的消費方式,不免費提供給外帶,強迫人民習慣沒有一次性塑膠吸管的未來,期望能在2030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袋與吸管,終結環境殺手。

<台灣每人平均一天使用約半包衛生紙!>
4.洗手後使用擦手巾
衛生紙是我們每人每天一定會用到的物品,但有些時候我們能將衛生紙用其他物品作替代,例如:洗手後避免沾到二次細菌可準備擦手巾將雙手擦乾;咖啡打翻在桌面時可使用抹布;擦拭汗珠可使用手帕等,這些小動作一天可省下近10張衛生紙,減少環境負擔,拉長需購買衛生紙的時間,還能省下一筆開銷,且如廁時選用遇水能溶解的衛生紙,也可為地球減少垃圾!

<台灣一年消耗180億個塑膠袋!>
5.購物自備購物袋
政府於2002年推動「14類場所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政策,規定購物時需要塑膠袋將收取費用,目的是希望消費者因一時不方便購買的塑膠袋能重複利用,或是事先攜帶自己的環保購物袋,且部分環保袋也有保冷袋功能可保存冷藏食物不容易退冰導致變質,是對自己(不用花錢買購物袋),與環保(不用塑膠袋減少地球垃圾量)最棒的方式。

<雲端發票中獎的金額不需要扣除千分之四的印花稅!>
6.購買物品刷發票雲端載具
以前大家拿的發票都是長型的傳統紙本發票,但因為需事先向財政部購買當期的發票來開立,若沒用完必須銷毀,後來陸續有商家使用空白單據列印的電子發票,雖不受期別限制,不會有銷毀浪費的疑慮,但電子發票是屬於不可回收的熱感紙,龐大的發票量無法做二次利用,因此政府於2012年推動了「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服務,消費者只要到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申請一組「條碼載具」,並且自行列印條碼紙本貼在常用的會員卡上,或設定於手機桌面,於消費時出示給商家掃描,就能將電子發票儲存於雲端,消費者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愛心碼(自動捐贈雲端發票給該條碼的機構),不用再索取一堆紙本發票,財政部的雲端發票整合系統會自動對獎,中獎主動通知,中獎獎金可設定自動匯入指定戶頭,且雲端發票中獎的金額不需要扣除千分之四的印花稅,換句話說,若紙本發票兌中1000元,需扣除千分之四也就是4元,但雲端發票可獲得完整的1000呦!而每期的發票開獎時會加開雲端發票特別獎,(我自從用了載具,每期都有中獎呢!),不僅能為地球減少垃圾量,還能為自己多增加兌獎機會,一舉兩得!

7.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食品、商品
依據《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第14條規定,「產品生產與銷售應避免過度包裝,製造、輸入及販賣業者應於販賣指定產品禮盒時,遵守包裝空間比例、層數,以及使用材質種類與數量限制。」但坊間還是有很多廠商因為美觀、保護食物等原因,將產品包裝過度,雖然因為食物包裝必須考量到衛生需要層層包裝,也因為要吸引消費者購買需行銷包裝的高貴典雅,但消費者其實是可以做選擇的,可儘量到店內選購零售商品不使用禮盒包裝,或是準備容器到散裝商店進行購買,想買多少就裝多少,替代傳統的過度包材,也能適量購買不過度浪費。

以上整理了一般人要開始不塑行為,生活中最容易發現的7個方法,不需要特意就能達成,慢慢養成習慣,會發現這能成為生活的目標、前進的動力,若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實施減塑環保的資訊,在Facebook上有一個於2016年創立,目前擁有22萬人的社團「不塑之客」,大家會在裡頭分享各種很厲害的不塑行為,甚至是如何將廢棄物二次利用,若對這類議題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加入看看!期望每位公民都能做到一件減塑的事,用行動影響身邊周遭的人,吸引大家成為”不塑之客”。
除了從自身做起,也可以加入全球的減塑運動(如淨灘、街道清理),一起發聲,並用群體力量影響企業負起環境永續的社會責任,提供更多「無塑」的選擇,甚至是生產過程的減塑,如此一來地球的負擔就能相對減少很多喔。
參考資料
綠色和平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5167/%E4%BD%A0%E6%88%91%E4%B8%80%E6%99%82%E7%9A%84%E6%96%B9%E4%BE%BF%E3%80%80%E6%B5%B7%E6%B4%8B%E6%B0%B8%E4%B9%85%E7%9A%84%E4%B8%8D%E4%BE%BF/
圖片來源:
首圖:不塑之客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79506418766157/about
前言: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10871/%E3%80%8C%E5%91%BC%E5%90%B8%E6%98%AF%E4%B8%80%E6%A2%9D%E9%87%8D%E8%A6%81%E7%9A%84%E6%9A%B4%E9%9C%B2%E9%80%94%E5%BE%91%EF%BC%8C%E4%B8%8D%E5%8F%AA%E6%98%AF%E8%97%89%E7%94%B1%E6%B5%B7%E9%AE%AE%E3%80%8D/
1.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959896
2.https://e-info.org.tw/node/202129
3.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25391/%E9%98%B2%E7%96%AB%E6%9C%9F%E9%96%93%E8%87%AA%E5%82%99%E7%92%B0%E4%BF%9D%E9%A4%90%E5%85%B7%E5%AE%89%E5%85%A8%E5%97%8E%EF%BC%9F%E8%A9%A6%E8%A9%A6%E3%80%8C%E7%84%A1%E6%8E%A5%E8%A7%B8%E8%B3%BC%E7%89%A9/
4.https://kknews.cc/world/ybe82vj.html
5.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526
6.https://www.gvm.com.tw/article/43374
7.https://www.storm.mg/article/3071932
8.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31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