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瓶罐罐變黃金!不用找回收場稱斤論兩,也能賺回收金?!
專欄作家/王守慧
現代人生活繁忙、步調快速,上班時間朝九晚五,可以處理日常雜務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而焦頭爛額於日常雜事之外,倒圾垃也變成一大難題- 趕不上垃圾車、去回收場處理資源回收,秤斤論兩的機制卻也非常花時間。
人人都想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但面對如此忙碌快速的日常,究竟該如何妥善處理資源回收、落實環保的同時,又取得時間上的平衡呢?
新型態的資源回收模式:智慧自動回收站

因應人們生活型態的轉變,資源回收處理的模式也隨之開始改變:其中智慧自動回收機與回收站的推出,更是改善了過往舊型回收場在距離、效率上問題– 自動回收站大多設置在交通便利之處,像是市中心、賣場等;部分機台也推出如24小時營業、app連動等的服務。
智慧自動回收站的出現,除了成功的提高民眾資收率,落實環保生活,也同時將資收型態推向更為友善便利、快速的模式,可說是完全抽換了過往人們的資源回收習慣。
目前全台智慧自動回收站,主要分為政府主導並推出的,以及媒合民間企業、環保局及各商家業者的兩種類型,前者如全台首座的台南市《SIGUREC大型資源智慧回收島》、高雄市《ARM回收便利站》;而後者回收模式多以較輕鬆有去的方式進行,如凡立澄有限公司推出的《ECOCO循環經濟》等。
如何操作智慧自動回收站或機台?
單個「智慧自動回收站」大多由數個分類回收機組成,規模各有不同,大型的回收站更是可以同時回收全種類– 8大類的回收物,而可回收的物品,從較普遍的廢紙、(PET)寶特瓶、(PP)塑膠飲料杯、鐵鋁罐…,一直到廢棄家電、淘汰的3C用品,甚至液晶螢幕都可以在此回收。
而如此多功能的機台,在操作上其實非常簡單:除了機台上一定會附上的操作流程及指示,部分較大型的回收站也有志工或工作人員在現場支援,讓民眾可以非常輕鬆、簡便而直觀的處理回收物品,因此即使面對繁雜的回收物分類規則,以及回收站內從沒接觸過的機器也不須太煩惱。
而某些回收站也開放民眾預約參訪服務,邀請學校或機關團體參訪,提供從機台使用、分類、投瓶體驗到獎勵回饋活動,以及落實環保生活、友善回收等的完整解說,不僅將環保與教育、3C電子科技做更進一步的結合,也優化了民眾的智慧環保生活體驗。
智慧自動回收站的注意事項與科學小知識


主打智慧化、自動化的機台,其實是藉由先進高速光學辨識系統進行更高效的回收動作。透過光學技術,有些機台投入口只有一個,卻也能透過掃描讀取瓶身、重量等資訊,快速辨識回收物種類、完成回收動作;不同於過往的條碼辨識,平均回收一支寶特瓶的時間僅需要不到一秒鐘。
除此之外,光學辨識系統也能自動判斷瓶內是否留有殘留液體,以此決定退回與否,把關回收物品質,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教育民眾關於投遞回收物的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而環保局也建議民眾,在使用自動回收站機台時應遵守下列事項,一同維護機台,並協助把關品質:
- 投入回收物時,一次只能投入一個
- 不可投入規定以外的材質,且必須保持物品的完整
- 回收寶特瓶時,建議先將外包裝拿掉,且要注意將瓶蓋與瓶身分類回收
光學辨識功能機台,以台南《SIGUREC回收島》為例,這座回收站的TOMRA機器便具備此功能,可在數秒內快速辨識回收物種類;而機器本身也自備太陽能供電模組,可自給供應電力,除了自動化回收物品,也是座符合低碳排放的產品。
智慧自動回收站,給你方便也給你回饋
「智慧自動回收站」將現代化科技與綠色能源、環保經濟結合,優化整體回收功能與機制,為現代人帶來效率化的便利環保生活之外,同時也具有與舊型回收場一樣的獎勵機制– 現金回饋,並開發出更多的創新回收回饋機制,例如結合悠遊卡、手機app集點換購、遊戲式的回收模式或大型商場折價券等,使民眾在處理資源回收之餘,可以享受到實質的回饋獎勵。




上圖是由ECOCO回收機台所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採用集點機制,除了提供民眾更多元、誘人的回饋機制,同時也在應用程式中整理出各機台實際操作說明或問題解答並刊登。
上圖為新竹《無人回收站》,此回收站企圖將科技結合環保落實生活,致力於打破冰冷的智慧科技,每月固定推出集點兌換活動,例如配合11月光棍節的「1111光棍袋我走」活動;也藉由組隊小遊戲,鼓勵前來資收的市民們透過app組隊合作,共同創造更高的點數及收益。而藉由這些既實惠又幽默有趣的互動回饋機制,一方面提高了民眾的在智慧自動回收站的使用率,將「自主」回收的機制與風氣落實進群眾日常生活,同時也將社會環保意識與綠能經濟發展往前推動。
環保進化論- 城市新生活
現代生活一直不斷地在進化與改變,便利、快速、透明化、易於掌握,已經漸漸變成這個世代的共有基礎與要求。而環保作為現代生活中一重要議題,也不斷的隨著人們的需求進化,因此智慧回收機的出現,不僅提供人們全新的資源回收選擇,也是一個真正將環保融入生活的機制;當使用智慧回收站成為一種趨勢,城市環保新生活便也被塑造出來,如同演化一樣,開啟新生活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