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宋妍廷

【野營初學者】
如果是從未嘗試過野外露營的你,可以先從靠近城市的地方開始你的第一次野營,以免碰上有資源缺乏的情況又不太有危機處理的能力時,有求救的訊號能發出,而前幾次靠近城市的露營至少讓人熟悉戶外露營之外,也能明白自己有哪些缺乏的裝備或能力需要增強。
●學會看懂地圖以及使用指南針
雖說如今網際網路遍布世界,但也有收訊不良或者收不到訊號的地方如森林深處、高山之上這些地方甚至連手機的求救信號都難以發送出去,因此新聞也常出現有旅行者失蹤的事故產生,因此避免迷路是非常重要的,野營初學者請一定要學會如何使用指南針而不是依靠手機GPS跟導航。
紮營地
應該選擇在通風、排水良好、乾燥且盡量不會涉及危險如懸崖這種地帶,一開始體驗野營可以先從平地且少草叢的所在地開始避免有蛇或蟲,如果夏天想避暑也切記勿選擇在大樹之下,如有午後雷陣雨打雷,大樹也有被擊中的危險。搭帳棚也應該將其搭建在堅硬的地形之上避免有土石鬆脫的意外,乾涸的河川或是濕軟的泥土地都不適宜,如果在選擇在山上野營的人更應該注意搭建完帳篷後記得要在四周用大石頭將角落壓住避免有強度的山風將帳篷吹垮導致危險。
–搭建臨時營地
許多人走散後或者落入孤身一人的險境,學會搭建一個臨時休憩處對於體能恢復是萬分重要的,許多在戶外求生死亡的人都是基於體溫過低或過高的問題,而在大雨、大雪、烈日中搭建避難所能夠減少自身受到氣候影響受傷的效果,亦能防止身體流失過多水分與溫度,是存活下來的關鍵之一。

而一般搭建的方法就是以長樹枝較不易折斷來做避難所的支架,呈現倒V形狀類似帳篷,再利用周遭的樹葉如棕櫚葉、香蕉葉以及其他大型葉片來覆蓋做為遮擋處,而休息處可以直接以枯葉或者樹支鋪上做為床鋪,盡量挑選在昆蟲不多的地方搭建,此時在臨時的搭建處進行生火也能夠取暖跟驅趕蚊蟲,以及讓大型動物不敢輕易靠近的重要信號。
※搭建指南:
▲搭建之前需要仔細觀察目前所處位置的氣候變遷,在寒冷地帶需要一個能夠禦寒防風的地方,在炎熱地帶則需要一個空氣能夠流通以及陰涼的住所,但隨著氣溫變化也許夜晚會非常冷,可以隨著溫度變化來做材料調整的部分,但如果不處在這樣極端的氣候之下,是不用太著急去搭建一個避難所,可以優先考慮更重要的問題如水、食物等,選項的順序應該隨機應變,依照當下狀況做一個安排。
▲注意周遭水流,比如下大雨是否會淹沒住所,如果處在平地可以在周圍挖上淺淺的溝渠讓水不會淹沒,如若在避難所生火取暖的話,需要注意到吹風處是否會將火源吹向避難所造成火災,以及在強風之處避難所是否能阻擋風席捲而來的顆粒碎片造成人身傷害。
在求生的時候,可沒有家裡的瓦斯爐跟鍋子使用,求生者必須仰賴自己尋找生火材料來建造營火以及烹煮,而生火的第一步必須找到乾燥的地方,如果此時下雨那就必須搭建遮蔽處或者臨近樹下有葉子籠罩,讓火勢可以穩固的燃燒,,,而在危險的荒地之中,若求生者能夠生起火,火光除了物質上的作用更有撫慰心理的用處,閃爍的火苗賦予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讓求生者堅定心力直道脫離險境。
●保持體溫
在一定的溫度範圍之內都能夠使用的睡袋可以維持體溫,尤其在落風處這種白天夜晚溫差大的所在地,睡袋可以包裹住人的身軀維持住體溫,依照季節的變化來進行睡袋的選取,一個舒適的睡眠才能在嶄新的一日開啟新的冒險之旅。
–環境氣候
在沙漠地區或者熱帶雨林,溫度可以急速上升也能急速下降,當白日時應該盡量避免被陽光曝曬導致身體曬傷以及水分蒸發,如果不小心感覺身體有中暑等不舒服跡象,要適當補充足夠的鹽分跟水,最好能找遮蔽處使自己身體不在高溫之下暴露;在寒冷之處則要盡量保持身體乾燥,特別是露在外面的肌膚更要注意保暖,當氣溫超過零下十幾度時對於人體溫度失衡危機非常大,一但凍傷要立刻找地方取暖,否則皮膚組織很容易就會壞死。
※存活指南:
▲在求生時遇到野生動物都是在所難免,如果是遇見鹿、豬等倒不必太過擔憂性命危險,如若兇猛如野狼,通常野狼不會輕易攻擊人類,如果不小心闖入野狼領地的話,切記雙眼看著野狼慢慢後退,不要做任何挑釁或者落跑的動作都會輕易引來攻擊,如果是遇到一群狗或狼,可以試圖找看看離最近的樹木並爬到最高點,等到狼群散去。
–生火

(1)火種:最關鍵的火種必須是易燃物,輕微的點火動作也能產生火花,一般選擇柔軟如纖維般蓬鬆的材料,可以運用野草、樹皮、棕櫚葉、鳥窩、菸草、或者鬆軟的蕨類等,將其捏成鳥窩狀放置,只要將點燃的火芯放進去都能夠輕鬆引火,燃燒起來的火絨將其放置燃燒物底下隨著火勢的增大再逐一增加燃燒材料
(2)燃料:如在野外,可以收集樹枝,大小如筆一樣,擺放在火種之上,燃料部分只要是可燃物如乾枯的樹枝、樹葉、樹木等皆可以做為燃料,而在戶外野生動物的乾燥糞便也是極好的燃燒物。
(3)生火方式:有原始的摩擦生熱、手鑽方法等,但原理通常都是以尖錐向有凹處的木板上進行快速強力的旋轉使其產生熱度的火屑再將其放置於火絨中,而現代的方法有打火機、火柴等,操作方式基本上相同。
※生火指南:
▲地點選擇:生火時若有風的助力會更加易燃,且風能將升起的煙霧用來驅趕蚊蟲,因此建議能把營火生在背風處,如大樹、大石頭等大型物體的背風處都是絕佳地點,務必避開會有流水的部分,以免水氣或水流將火熄滅,也避免建造在易燃物的附近如草堆等以免引起火災。
●急救包
當離開都市的時候,也必須為自己添加一些在危急時刻能用到的裝備,如塗蠟防水的火柴,避免一場大雨或者意外將生火材料淋濕,如果可以的話也能將背包換成防水背包多一層保護,手電筒對於在野外的你也是很重要的,電池跟信號槍如果都能準備好也讓在外冒險的心不會太過惶恐不安,而急救包也不能缺乏藥物跟傷口包紮的物品,如果不小心受傷為避免傷口感染也請務必戴上消毒水或酒精,而最後帶上一把救生小刀,也可以在出現危險的時候保護自身安全,這些東西都是能合法從露營店等購買而來的。
而如果熱愛野營的你碰上難以避免的意外,擁有基本的求生知識是可以拯救性命於危急的,在大自然雖然食物跟水分都不缺乏,但是求生者卻要有基本技巧才能夠得到乾淨的水源跟無毒的食物來保證資源不會匱乏,也不能忽略環境帶來的危害,高溫跟寒冷都是能使人致命的,而往往帶來危機的都不是食物水分的缺乏,反而都是大自然的力量,新聞不乏有登山者因為體溫過低而在暴風雪中逝去,或者炎熱中暑體溫過高使身體機能喪失,因此學會以下的基本知識至少可以有求生的認知,興許就是救命的一線生機也說不定。
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軍人出身,想要試著野營難道無法嗎?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想第一步往往是最艱辛也是最容易的,一旦下定決心那麼這些基本的野營技能都能讓你琢磨並學習在戶外如何應付突如其來的狀況,野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國家內尋找合法且出租的露營場所,而當進一步你想嘗試在山上或者陌生的地帶試著野營,這時候求生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當人類在戶外想要有基本的求生技能,最基本的就是獲取水分與食物,讓自己的身體狀態不會失衡,需要考慮到的還有氣候,是極度炎熱、極度寒冷、潮濕溫度導致人的體溫瀕臨在失去生命跡象的極限,可是要如何在自身條件有限的狀況下來獲取大自然的無限可能,怎麼樣才能獲取在求生之中稀有的資源,能夠度過這些露宿野外的挑戰?
●野營食物選擇
如果是新手野營,地點的選擇也沒有距離城市很遠,基本上帶想吃的以及保存期限有半天至一天以上的食物都可以,不太會遇到食物腐壞的情況,而想在比較靠近大自然的地方紮營好幾日的話就推薦帶罐頭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高的食物,有人也會攜帶瓦斯罐以及平底鍋到營地去烹煮餐點,也不妨為一種樂趣所在,而這些人所攜帶的主食大部分是以容易保存的麵包、麵食為主,肉類則以醃漬過後的培根、火腿等不易腐爛,這些生食都能夠用夾鏈袋保存也方便攜帶,能量棒、泡麵也是首選,但如果真的不幸遇到意外,導致食物缺乏,這時候就要學會怎麼在大自然中獲得食物,怎麼取得最基本的水跟食物就是生存下來的關鍵。
–水分
水分是人體最重要的要素,如果失去水分約三至四天,人就會開始精神錯亂產生幻象,當失去水分長達一星期左右人體就會徹底失去協調進而喪失性命,但如果在有水的狀況下即便沒有食物也能夠將生存期限拉至一個月左右,因為人體能夠將身體的廢棄物以及脂肪、蛋白質做燃燒利用來供取身體維持跡象,但最關鍵的水是萬萬不可或缺的因素,若是在已經缺水的環境之下應該盡量避免過多的運動來讓身體消耗水分或者是進食,更要避免陽光照射跟狂風。

不同於在都市之中,沒有隨手能投硬幣掉落飲品的販賣機,沒有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沒有過濾好的飲水機供人裝帶,基本上在現代的水源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項最基本的資源在戶外就連營火都要自己學會鑽木取火將水煮沸殺菌,而對於水分的獲取不外乎就是去尋找乾淨的水源,或是將有汙染物質的水源給淨化,比如在叢林之中這些泥濘裡的泥水就不能夠飲用,裡面危險的寄生蟲跟細菌足以讓人失去性命,如果是特種部隊娜身上一定有攜帶軍用水壺能在緊急狀態時攝取水分,但如果在沒有水壺的狀況下,就需要去尋找能裝取水的容器,這些容器可以是葉子、布條、竹子、或者是椰子也都是很好的裝水容器,在島上求生的話通常都會有椰子能夠做摘取,可以使用硬物拋空重擊使椰子掉落或者運用攀爬技能用手摘落,而椰子旁的棕櫚葉卻是生火跟臨時避難所的好用材。
●如何尋找水源?
如果位在山區之中,放眼望去盡是山脈,這裡的一木一草皆需要水分滋養,所以可以ˋ盡量往海拔高之處尋找水源,或是在山谷之下的岩石裂縫中能窺得濕潤的流水痕跡,而若要飲用在泥沼凹處之間的積水時,務必消毒過濾方能飲用,否則在求生時身體若遭到細菌侵蝕,即便資源豐富也難以存活。
(1)海水:雖說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皆是水,但人類能飲用的水資源卻僅占1%,但海水不可飲用這句話有些謬誤,更正確說法應是不能長期飲用跟過多攝取,因為海水含有的鹽分是遠超過人類身體的攝取值,鹽分會導致血液中的鈉含量提高,人體會需要消耗更多能源來稀釋鈉含量,更糟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口渴、人體脫水,在極度缺水之下飲用海水可能會導致死亡。
(2)雨水:在沒辦法獲取已經過濾後的水分時,如若出現下雨可謂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在缺水的情況突然下雨實在給人活下去的一線生機,一定要用能裝水的容器盡可能將雨水進行蒐集,而布料雖然會被水浸透,但是在濕潤的狀況之下可以較低機率防止完全滲透,布料也能盛水,但如果沒有容器只有布料的話就盡量在盛取之後飲進身體內讓體內存取足夠水分。
(3)冰:求生如果位處極寒的氣候之下,是舀水不多時就會結冰的狀態時,反而是獲取水資源的益處,可以直接敲冰使其溶解直接食用,而這種冰通常都是海水結凍而成,重點在於海水在結冰超過年時間就能使鹽分從水中排除,這種冰通常是淡藍色在極地上尤為常見,也可以直接用容器盛取海水使其結冰,在結冰狀態之下鹽分會往中間聚集,而外層的淡水冰是可以食用的。
(4)植物:在樹木上如用硬物去割取樹皮通常會留有汁液,且一些竹子的節間也會留有水分或是葉子因蒸發作用而凝結的水滴,而有一些莖中也會存有水分,折斷之後能吸取汁水,對於藤蔓之類的植物也是具有豐富水源,但往往需要擁有專業知識來判斷此植物液體是否含有劇毒,最簡單的判斷便是當液體呈現乳白色,絕不要輕易嘗試,而椰子雖然含有豐富水量,但飲用過多會造成腹瀉,反而得不償失,失去更多水分。

※飲水指南:
▲若是在雨天的氣候下可以盡量飲用水源,在裝取過程中也緩慢的飲水,一來不會浪費珍貴的水亦能夠邊存取水源。
▲在野外求生時,通常會攜帶指南針,但即便在缺水狀況也不可打破指南針飲用裡面的液體,嚴重程度是高達致命性。
▲口渴的分別有「假性」、「真性」,假性口渴就是在意識上有點想喝水的渴望,這時候可以先保留水,先吃點帶水分的食物或水果來達到止渴成效,真性口渴則是嘴唇乾裂脫皮,而喉嚨口腔如火燒般產生灼熱痛感,這時候急需水分達到濕潤,當目前無充足水源時,為預防脫水可以以水濕潤嘴唇以及含一小口水在口腔內停留直到腔內濕潤後再吞至喉嚨。
▲若在雪山能凍死人的溫度之下直接吃”雪”,會導致身體溫度急速下降,體溫一但過低人就會精神混亂產生幻覺,雖然雪是可以食用的,但在寒凍的極地下一定要燒火煮沸喝熱水,許多在雪地凍死的人都是因為體溫過低而昏厥死亡。
–食物
大自然界中的食物極為豐富,不論是陸地或是海洋,食物的來源多樣化,從野生叢裡的莓果類到樹上的成熟果實,以及清脆爽口的蔬菜,在如今社會中人們大多不用自己去尋找食物來源,只要經過攤販或商店就有現成的美食可以購買,即便想自己動手料理也能去市場購買有保證徽章使人安心食用的食材回家下廚,而這種便利性卻普遍性的降低人類在野外求生的能力,如果失去這些方便的工具,該怎麼用雙手尋找材料打造用具,如何自給自足?

(1)植物類:在野外的植物遍地都是,卻不是每一個都能直接食用,有些食用造成中毒反而失去求生的能力,若是要判斷該植物是否有毒,可以將其折斷或切下以鼻尖試聞味道,如有悶臭、辛辣味道等等太過奇異的味道都不要輕易試食,如無味道可以將其植物的液體抹至手臂等地方靜待幾分鐘是否有出現癢痛紅腫的壯況,如果沒有在試著把該植物的一小部分碰至嘴唇試圖咀嚼而不吞嚥,如果都無異常反應就可以證明該植物目前是能夠食用的,可用布料纖維或者可裝戴的容器將根莖、球根等採收。
(2)肉類:蛋白質的獲取來源不外乎是肉類與昆蟲,而在求生的時候動物卻是最難捕捉的,需要製作陷阱以及工具用來狩獵,昆蟲雖隨處可見也不難抓取但僅供的蛋白質與熱量卻很有限,如果想捕捉大型動物,需要細心觀察地面的足跡以及動物的腳步聲,以深山舉例有些動物會把小樹叢開通道方便自己前行,有些樹木也會留下爪痕跡,都能夠藉此判斷該動物的體積多大,也可以依照糞便的形狀來判斷屬於哪些動物,比如鳥糞較為鬆散,若是新鮮的鳥糞會是液體狀,聚集鳥糞越多可以顯示附近興許有鳥巢以及水源所在處,而肉食類動物的糞便多為長條狀。
(3)海鮮類:海洋資源的豐富程度不輸給陸地,如果求生過程經過海岸線,可以在潮水退去之後,在潮濕的沙灘上尋找貝殼類,多數貝殼類可以直接生吃,在岩石上如若運氣好也能找到一些海藻或是海參,而一些螃蟹跟蝦子則需要熟食,而魚類則取決於區域,比如在熱帶海域有些魚類就有劇毒不宜食用,對於不清楚能否食用的魚類可以再烤熟之後食用一小口等完全無異樣再繼續食用。
●總結
野營可以說是求生的基礎階段,讓人們可以體驗生活在戶外的情境,有各種專業人士喜歡挑戰在不同的氣候環境之下去試圖紮營並度過可能發生各種狀況的冒險,而野營最多也最專業的自然是受過特殊訓練的軍人,人們經常在休閒時間觀看電視,或者約好朋友跟家人去電影院看銀幕所呈現的震撼效果,聲光效果環繞在耳邊綻放在眼前,感官的娛樂感被完美放大,而當中以戰爭為主題的電影題材多到數不清,裡面的特種部隊能上刀山下火海彷彿無所不能,總讓民眾感到熱血沸騰,不管是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跟命運抗爭不服輸的槍戰,緊湊的劇情跟熱血的節奏,看得我們心中盡是崇拜,而這些特種隊伍跟突擊部隊都是菁英中的菁英,而這些士兵要經歷的訓練更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艱辛,在孤獨與恐懼環繞之下,在糧食與水逐漸匱乏的環境下該怎麼克服一切成功求生?想像你的身心疲憊、疼痛的軀體、飢渴的狀態,每一項都是在挑戰自身的極限,當有著強大的意志力支撐時,需要謹慎的觀察目前的所在地形,試圖找到能讓自己存活的珍貴資源,哪怕是一隻昆蟲也要吞嚥下去,任何奇怪的食物都可能成為自己的一線生機,因為保持體力就能大幅增加生存的機率,而目標就是順利活著。
文章圖片參考來源:
https://kknews.cc/zh-tw/news/vke2eyl.html
https://www.wildhorde.com/archives/5647.html
https://kknews.cc/zh-tw/news/aabmvgj.html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7%87%9F%E7%81%AB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F%E7%89%A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B4#/media/File:Glass_being_filled_with_water.jpg
https://fun01.me/post/864113/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js9ZXJ
https://www.wildhorde.com/archives/4734.html
https://wohobike.wordpress.com/2016/06/23/bikepacking-%E9%87%8E%E7%87%9F%E8%A3%9D%E5%82%99%E9%81%B8%E6%93%87%EF%BC%9A%E5%85%A5%E9%96%80%E7%AF%87/
